五行场——地球生物统一场、五行学说的哲学意义
五行场——地球生物统一场、五行学说的哲学意义
五行场——地球生物统一场
当代人们相信这样一个命题:宇宙任何物质都以两种形态存在,一是实体物质,二是场态物质。这就是说,宇宙中任何物质都同时以实体物质和场态物质而存在。大至恒星、人体,小至原子、细胞。人们了解比较多的场有引力场、电磁场、辐射场。也包括人们正在了解的量子场。伟大的爱因斯坦生前一直致力于探索一个宇宙的统一场因量子理论的存在未能如愿,以致人们怀疑宇宙是否存在一个真实的“统一场”。
《创新中医》作者通过破译两三千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藏象等理论模型发现;在地球生物(人类、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生存的大气圈内,真实不虚的存在着一个“生物统一场”。五行场就是地球环境(地域、水、大气、温度)与周围天体(太阳、月球五星等)互动中形成地地球生物统一场,主宰着地球生物的生命节律。五行场分为天(阳)、地(阴)两极,每极又各分为五大能量属性(波长、频率)——木气场、火气场、土气场、燥气场、水气场。每种属性场又各自分为强场(阳)与弱场(阴)。天地五行场又各自分三个层次(主、客、中岁)运动。表述五行场运行规律的理论模型就是《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之一即“五运六气”学说。标示五行场运行的全息密码是由十天干、十二地支构建的六十甲子模型。五行场调控地球生物生命节律最典型的事例是对地球人类生命节律的动态平衡。破译五行场对个体人生命节律动态平衡的解码程序是《子平术》。能够证明以上所述真实不虚的例证就是《创新中医》这本小书中的100位中外名人健康长寿与疾病死亡的例子。
五行场概念中的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场态物质能量;所谓行,在这里具有行动、运动、运行的意思。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场态能ft的(周期节律)运动。
五行(场)的理念,是中国两三千年前的先哲在长期的观测实践中总结概括而形成的。这种理念太超前了,以致今天的我们还不能透彻的领悟它。但是,如果人们用五行场理念来破译、诠释古老而又年青、神奇而乂高深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时,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石破天惊的顿悟之感。就是说,五行场是破解《黄帝内经》这一千古之谜的钥匙。破译了五行场之谜,就等于找到了进人中医“迷宫”大门的钥匙。
五行学说的哲学意义
五行学说是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资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资的,宇宙是由木、火、土、金、
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相杂”和“相和”而化生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可以按照五行的特性进行归类。归类后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按五行之间“相生”“相克”规律进行生、克、制、化的互动和联系。世界就是按五行的生、克、制、化发展变化的。如《类经图翼运气•五行统论》所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之道,斯无穷已”。这是说,宇宙万事万物,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事物就会过分亢盛而为害,就不能维持事物问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有生有克,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因为相生相克的过程,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时刻会出现一定限度的太过或不及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其本身就会引起再一次生克制化的调节。这样,随着出现的再一次协调平衡,这种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而平衡又被新的不平衡所替代的运动,就不断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五行生克制化思想肯定了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性,闪耀着唯物主义思想光辉。它对我国古代天文、律历、医学的发展,发生过重大影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是五行生克制化的应用典范。
学习和理解五行学说,对学习、理解中医学的意义是巨大的。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