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月日时柱的关系,怎么使用年月日时推算八字(八字当中日柱与年,月,时柱的关系)
怎么使用年月日时推算八字
五行八字分析结果 此命五行金旺;五行缺木;日主天干为金生日(公历): 1980年 7月 26日 12时0分 生日(农历): 庚申年 六月 十五 午时 八 字: 庚申 癸未 庚子 壬午 五 行: 金金 水土 金水 水火 纳 音: 石榴木 杨柳木 壁上土 杨柳木 五行分析: 总述:八字偏弱,八字喜「土」,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土」的字。
分析如下:此命五行金旺;五行缺木;日主天干为金 (同类为:金土;异类为:火木水。五行统计: 0木, 1火, 1土, 3金, 3水)用神分析:〖同类得分〗:金2。
97,土0。58,共计3。
55分;〖异类得分〗:火1。43,木0。
21,水3。30,共计4。
94分;〖差〗:-1。39分;〖综合旺衰得分〗:-1。
39分,「八字偏弱」;〖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弱,八字喜「土」,「土」就是此命的「喜神」。
十神之间配合代表的意义十神因配合不同、年月日时位置不同表现出来
八字论命, 以干支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刑冲合害为基础,从日柱的日干与其他各干支的关系而定出:比肩、劫财、伤官、食神、正财、偏财、正官、七杀、正印、偏印十个专有名词,称为“十神”,每一个“神”都同时代表着多层涵义, 而且还会受到其他各神的影响而改变其原来的性质。
(1) 正官: 代表长官,上司,师长;代表官位、职位、考试、选举、学位、名誉、地位。女命代表丈夫,男命代表女儿。
正官心性,正直负责,端庄严肃,循规蹈矩,但易流于刻板,墨守成规,反为意志不坚。(2) 偏官: 偏官也叫七杀、煞。
代表军警武职、司法之业、暴徒官位职级、考试选举等。女命代表夫缘、女儿缘,男命代表儿子。
偏官心性,豪爽侠义,积极进取,威严机敏,但易流于偏激,叛逆霸道,反为堕落极端。(3) 正印: 代表长辈,贵人,师长。
代表执委、权力、学业、学术、失业、名誉、地位、福寿等。男命代表母亲,女命代表祖父,女婿。
正印心性,聪颖仁慈,淡薄名利,逆来顺受,但易流于庸碌,缺乏进取,反为迟钝消极。(4) 偏印: 代表女命之母亲, 男命之祖父, 或长辈, 或意外的帮助力。
代表偏业上之权位。如艺术、演艺、医业、律师、宗教、技艺、自由业、服务业之成就、发展、地位,还代表偏母缘。
偏印心性,精明干练,反应机敏,多才多艺,但易流于孤独,缺乏人情,反为自私冷漠。(5) 比肩: 代表朋友, 兄弟, 同辈,合作伙伴,争利夺财,克妻克夫,义气等。
女命代表姐妹缘,男命代表兄弟缘。比肩心性,稳健刚毅,勇敢冒险,积极进取,但易流于孤僻,缺乏合群,反为孤立寡合。
(6) 劫财: 代表朋友, 同辈;代表损财、夺财、夺妻克父、争权夺利。女命代表兄弟,男命代表姐妹。
劫财心性,热诚坦直,坚韧志旺,奋斗不屈,但易流于盲目,缺乏理智,反为蛮横冲动。(7) 食神: 代表晚辈, 学生,部属;福寿、体胖、退休、美食等。
女命代表女儿缘,男命代表子缘。食神心性,温文随和,带人宽厚,善良体贴,但易流于虚伪,缺乏是非,反为迂腐懦弱。
(8) 伤官: 代表晚辈, 学生, 部属;不利家人、不利夫、退职退学、失权丧位、落榜、爱发牢骚。女命代表儿子,男命代表祖母, 孙女,女儿缘。
伤官心性,聪明活跃,才华横溢,逞强好胜,但易流于任性,缺乏约束,反为桀傲不驯。 (9) 正财: 代表俸禄、产业、财运、薪资、妻缘等。
男命代表妻子, 女命代表父亲。
正财心性,勤劳节俭,踏实保守,任劳任怨,但易流于苟且,缺乏进取,反为懦弱无能。(10) 偏财: 代表偏门之财、横财、中奖、赌博。
男命代表父亲、情人, 女命代表婆婆。偏财心性,慷慨重情,聪明机灵,乐观开朗,但易流于虚浮,缺乏节制,反为浮华风流。
十神相生: 正偏财生官杀, 官杀生印枭, 印枭生日主比劫, 比劫生食伤, 食伤生正偏财。 十神相克: 正偏财克印枭, 印枭克食伤, 食伤克官杀, 官杀克日主比劫, 比劫克正偏财。
同性生克力大, 异性生克力小。 掌握了基本知识,就可以进行八字论命了。
“用神”是八字中日干(“命之主”)最需要的东西。怎样把握一个八字的用神(即“取用神”)呢?取用神,首先要看日干的强弱旺衰。
日干如偏于强则宜抑,如偏于弱则宜扶;知其所缺之点,则宜补其缺;知其受病之处,则宜去其病。 即使日主较强,但气候过寒或过热,则需“调候为先”,总之,视日主所需要者而取之为“用神”。
日主的强弱,主要是由月令提纲来决定的。日干的五行是本,它在月令所在的季节里的强弱情况,一般就可以从“五行四时宜忌”中得到启示。
如甲木日主,生于正(寅)月木旺之时,那当然很强;而戊土日主生于正(寅)月,其势最孤,那就是很弱的了。 从月令初步判断日主的强弱之后,这个强弱的程度到底如何,那就要参看日支以及整个八字配合来定了。
日支与日主同一个柱,关系密切,主要看它对日主有情无情,有生气无生气。这也是相对月令而言的。
象戊土日主生于正月,是木最旺土最虚之时,最需要火,那么,戊坐午支,不但午火生戊土,自己生土,还要使本来克制戊土的月支(寅)转化为生戊土(寅午半会火局),所以就是很有生气兼有情了,因此尽管戊土日主外貌虚弱,但内有精神,如大运相助,则可反弱为强。 最后,还要从整个八字来日主论强弱,这主要看干支之间的生克制化,刑冲合害等各种关系,还要看对日主是生旺还是克泄,是助强还是减弱的变化。
在判断日主强弱之后,那么,用“弱者扶之,强者抑之”的原则。看整个八字的各种五行的比重,取对日主喜者为“用神”,不利者为“忌神”。
总之,论命四柱八字不可偏废,须将八个字打成一片,然后才能提纲挈领。其中最难说明白的,是“气”与“情”,它们都是无形之物,不同于数学计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最需要辨证悟性及大量的实践。
用神是否有气或有情,有否与其他字发生刑冲合害,能否有所制化,关键在于本命八字、大运或流年的干支与用神的关系,“用神得地”,指行运走到与用神一致的“方位”。 如以火为用神,大运走到地支“巳午未”即为南方火地,便是用神得地,这是一生最走运的时段。
命书有说:“伤用神甚于。
月支时支相同
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共八个字,就是生辰八字。
“干”指天干,共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已、午、申、酉、戌、亥十二个。
天干和地支各取一字搭配,按先后顺序搭配,即从甲子、乙丑 ……一直到癸亥,正好60组一个循环。 故有“六十花甲”之称。
中国古代发明沿用至今的阴历,也叫干支历,是用“六十花甲”记年、记月、记日、记时,这样记载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各用干支两字,合起来是八个字,俗称“生辰八字”。
你说的生辰八字中的年月日是指四柱。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
地支与时辰的关系
十二地支同时又代表十二时辰。
在古代,并没有二十四小时的概念,人们只把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
当然,为了更加精确,所以还有刻的计时法,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
这与现代的一刻为15分钟是不同的,但有类似。
午时三刻,夜半子时,等等,均是十二地支时辰中的人们经常能接触到的较为熟悉的说法。
所谓午时,即现代时钟的11:00—13:00,而以 12:00对应正午时,是古人认为一天中最昼的时间点。
夜半子时,其实就是半夜 24:00,也就是古人认为最夜的时间点,而23:00-1:00,就属于子时。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古代并没有二十四小时的概念,只有十二时辰的概念,炎黄是在用现在时间的标准,来说明古代十二时辰的分隔点。所以今日的 23:00,在古代认为已经是明日的开始,所以大家不要因为现代的时间23:00属于今日,而认为还是属于今日,这种概念属于以今混古,是不可取的。
十二支对应的十二时辰如下:
子23:00-1:00、丑1:00-300、寅3:00-5:00、卯5:00-7:00、辰7:-9:00、巳9:00-11:00、午 11:00-13:00、未13:00-15:00、申15:00-17:00、酉17:00-19:00、戌19:00-21:00、亥 21:00-23:00
请问八字怎么算出来的我知道是按出生年月日用天干地支来表示的,
公历:1983年8月22日(星期一)1点 农历:癸亥年七月十四日丑时 春节:2月13日 节前:壬戌年 节后:癸亥年 八字:癸亥 庚申 壬午 辛丑 五行:水水 金金 水火 金土 方位:北北 西西 北南 西中 生肖:猪 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
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
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
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 四柱八字排立 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
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
排年柱 年柱, 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 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 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 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排月柱 月柱, 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 而是以节令为准, 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 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一月 寅月 二月 卯月 三月 辰月 四月 巳月 从立春到惊蛰 从惊蛰到清明 从清明到立夏 从立夏到芒种 五月 午月 六月 未月 七月 申月 八月 酉月 从芒种到小暑 从小暑到立秋 从立秋到白露 从白露到寒露 九月 戌月 十月 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十二月 丑月 从寒露到立冬 从立冬到大雪 从大雪到小寒 从小寒到立春 节令含义: 正月立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 天气将回暖, 万物将更新, 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
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 二月惊蛰: 春雷开始轰鸣, 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 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 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 气温升高。
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 三月清明: 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 草木萌动, 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
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 四月立夏: 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 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 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
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 五月芒种: "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 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 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 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
六月小暑: 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 炎热逼人, 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 七月立秋: 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 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
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 八月白露: 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 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
九月寒露: 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 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 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 十月立冬: 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 寒冷的冬天开始, 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
十一月大雪: 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 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 十二月小寒: 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 会有霜冻, 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
以下是年上起月表。 月/年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 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排日柱 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 我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
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 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 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 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 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 时柱, 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 23点 --凌晨1 丑时: 1 点 --凌晨3 寅时: 3 点 --凌晨5 卯时: 5 点 --凌晨7 辰时: 7 点 --上午9 巳时: 9 点 --上午11 午时: 11点 --上午13 未时: 13点 --上午15 申时: 15点 --上午17 酉时: 17点 --上午19 戌时: 19点 --晚上21 亥时: 21点 --晚上23 日上起时表: 时/日 甲己 乙庚 丙辛 丁壬 戊癸 ------------------------------ 子 甲子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丑 乙丑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寅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 卯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 辰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 巳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 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 未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 申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 酉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 戌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 亥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 拿我的一位朋友举例:朋友生于1984年8月27日,此年为甲子年(书中查到);按照立。
怎样把年月日时换成天干地支来表示
对于现代人来说,判断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以阳历,就是公历来记自己的生日。所以在这里介绍一下怎样从阳历生日来推算生辰八字。
生年的天干地支表示最好找到。它的一年就是阴历的一年,从初一到除夕。只要查一下年历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当年的年历,可以根据今年的年历逆推。在知道了今年的天干地支后,可以参看本书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六十甲子表,依次逆推就可以了。比如1998年除夕以后至1999年的除夕是戊寅年,那么逆推可知1997年是丁丑年,1996年是丙子年,1995年是乙亥年,1994年是甲戍年等等。
生月的天干地支也不难推算。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每年的立春之日至惊蜇之日为一月即寅月,惊蜇至清明为二月卯月,清明至立夏为三月辰月,立夏至芒种为四月巳月,芒种至小暑为五月午月,小暑至立秋为六月未月,立秋至白露为七月申月,白露至寒露为八月酉月,寒露至立冬为九月戍月,立冬至大雪为十月亥月,大雪至小寒为十一月子月,小寒至立春为十二月丑月。这样,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阴历几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生月的天干怎么办呢?这里有一个表,第一行是各年的天干,竖列是各月的地支,表中列出了各月的天干:
月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年
寅一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二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三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四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五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六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七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八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戍九甲戍丙戍戊戍庚戍壬戍
亥十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子十一戊子丙子庚子壬子甲子
丑十二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乙丑
比如说甲子年、甲寅年等所有以甲为天干的年,则一月的天干是丙,为丙寅月,三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月,等等,而天干为已的年如己巳、已卯等等的月的天干也与甲天下的年一样。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后依次推下来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万年历,而且是阴阳历对照的万年历。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阴历多少,都可以查万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