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的由来和产生,阴阳历合历
历法的由来
我国现行日历所用的是太阳历,简称阳历、公历,通常人们会在阳历日期的下面看到有一排小字,那是农历的日期,每隔半个月左右,还有今日立春、今日清明、今日小寒等说明,这些说明指的就是节气。在历史上,二十四节气同阳历、阴历、农历三种历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而,在介绍节气之前,我们先探讨历法的由来。
历法的产生
天文学的实践来源于观察,历法也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如《周易^系辞上》所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觉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我们现在常常使用的“观察”即出自这句话里的“仰观”和“俯察”。古人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象”即日月星辰,“形”即山川动植万物,对天象地形的观察,能看到自然的变化。而天上变化最明显的莫过于日月,因此,推断出古人最早观察的对象应是日月。
在观察时,人们首个感官就是昼夜的变化,而这个变化跟太阳的升落密切相连,一天的开始在于太阳从东方升起时,一天的结束也在于太阳西落之后。日复一日的这样重复着。昼夜变化与太阳升落给人们的感官以强烈而频繁的重复刺激,自然会在人们的脑海中印下深刻的痕迹,因而形成了最早的时间概念:日。其次,在夜晚的天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皎洁明亮的月亮。月亮的圆缺变化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兴趣。古人看到月亮有缺到圆,又从圆满到亏缺、消失。几天之后,又开始新的轮回。经过多次循环往复,人们对月亮这种位相变化周期,也就是月相有了认识,从而形成了时间的另一个概念:月。
新月长成半圆形,“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弦也”(《艺文类聚》卷一),所以叫做“弦”。长成圆形,叫做“望”。以后又亏缺成半圆形,也叫做“弦”。“望”之前叫做“上弦”,“望”之后叫做“下弦”。后来再变细小乃至消失,像火熄灭一样,看不见光了,叫做“晦”。过几天,天上又重新出现新月,这叫“朔”。第三,“旧月运行,一寒一暑”,“变通莫大乎四时”〖《周易-系辞上》四季气候的寒暑变化像日月一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寒冷的气候经过一段温暖季节,进入炎热的暑天,又经过凉爽的季节,重新出现寒冷的时节。这种情况虽然也是反复多次刺激着人们,但由于周期太长,界线并不那么明显,因此对它的认识要晚一些。在寒暑变化的同时,植物也有明显的变化,叶生叶落,花开花谢,也呈现着周期性。寒暑之气的变迁和物候的更替,形成了气候的概念。四季气候的变化,人们开始只是十分模糊的概念,后来才逐渐明确起来,并且日益精密、准确。历法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阴历
阴历全称太阴历。它是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4200年前就有阴历的叫法。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为“朔日”,朔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日”,望日定在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的天数是29天12小时44分2.8秒,约合215306天。两个朔望月大约相当于地球自转59周,所以阴历规定每个月中一个大月30日,一个小月29日,12个月为一年,全年共354日。12个朔望月总计351367天,二者一年相差1367天。如若不调整,40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发生颠倒。为避免这中情况发生,人们想出每隔2〜4年,增加一个月,这一年就是闰年,阴历经过这样调整以后,每30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调只差16.8分了。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均匀,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要进行调整,因此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阳历
阳历全称太阳历,为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和民族通用的历法,所以又称“公历”,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计算的基础的。它把地球绕太阳一周所用的时间,定为一个回归年,是太阳历的基本周期。一个回归年是365
日,后经过精密计算确定为365日5小时48分48秒,约合365*242199日。因此阳历年365日,比回归年少了0.242199日。为了补足这个差数,所以历法规定每4年中有一年再另力口1日,为366日,叫闰年,实际是闰一日。因而阳历的4、6、9、11月是小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其佘月份是大月,31天。
太阳历最早形成于古埃及。4000年前,古埃及人根据天狼星的出现和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是365天,分12个月,每月30天,多佘的5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也是西方最早的太阳历。之后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组织人员修改历法,这次修改的历法称“格列历”。格列历规定每400年减去3个闰年,也就是当今世界通用的阳历。我国在1912年(民国初年)开始釆用阳历。
阴阳合历
所谓阴阳合历就是它既要求历法月同朔望月基本相符,又要求历法年同回归年基本相符,是调和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的历法,是一种综合阴、阳历优点,调合阴、阳历矛盾的历法。阴阳合历早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因此历史上长期称其为“夏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事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使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
农历把日、月合朔的日期作为月首,即初一,也是把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在这一点上和纯粹的阴历相同,但多运用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又具有阳历的成分,所以它比纯粹的阴历好。农历基本上以12个月作为一年。共354日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11日左右。这样每隔3年就要多出33天,即多出1个多月。为了把多佘的日数消除,每隔3年就要加1个月,这就是农历的闰月。其缺点是平年与闰年天数相差太大。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闰年时为383天或384天。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地位。在推算农历时,“冬至”是处于首要地位的,确定了冬至也就是确定了农历的年长(是12个月还是13个月),“春分”(回归年是以它作为起点定义的)也非常重要。12中气是农历历月的标志,都是农历置闰的重要依据。12节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我国传统四季的正式起点。农历节气是直接以黄经度数计算的“真节气”,其精度很高。
农历是我国古代伟大创造之一。它的特点是:任何一日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利用农历日期可以推算潮汐(潮水是月亮的吸引力造成的)。几千年来,我国农村习惯使用这种历法,所以称它为“农历”。我国现行农历的版本,是明末清初的《时宪历》,于1645年农历乙酉年正式使用的。
- 上一篇:丁酉太岁唐杰大将军传略(太岁方杰大将军)
- 下一篇:己亥时,不同人生在己亥时命运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