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观星阁!

观星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肖 > 生肖知识

生肖知识

灶王爷是太岁爷吗,灶神老爷究竟是谁?(灶王爷是太岁爷吗,灶神老爷究竟是谁啊)

灶神老爷究竟是谁?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正月初...

灶神老爷究竟是谁?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中国民间传说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汇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是神话传说中等级最低的地仙。

庶士、庶人立一祀,百“或立户,或立灶”。 中国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十分悠久。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冀中地区供张奎、高兰英。祭灶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度”,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

全衔是「专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归他管。

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属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为什么人们只敬灶王爷,不敬太岁

古时候将太岁视为君王,东汉王充的《论衡》说:“太岁之意,犹长吏之心也。”

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说:“帝王系命于太岁、后妃系命于岁之阴”在清代《协纪辩方书》得到一个扼要的总结:“太岁,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岁为贵神,其所在之向当然也是尊贵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却因为太岁所在的方向太过于尊贵,反而必须避开,以符合上下尊卑的身分。

太岁地位太高老百姓拜不起。 灶王爷。

灶神之职原是主管人间的饮食制作。约在东晋前,灶神又有了监察人间罪恶,掌握一家寿夭祸福的职能。

灶君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

每奉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

灶神究竟是谁?

《礼记·礼器疏》“颛顼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庄子·达生》“灶有髻 ” [西晋] 司马彪注:“灶神,其状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灶神为“五帝”之一颛顼之后祝融,也是传说中的火神。

灶神跟灶火相关,火色赤,说灶神穿红色的衣服也在情理之中。说他“状如美女”却有些出人的意料之外,灶神居住在厨房内整日里烟熏火照,他的脸是很黒的,民间说某人长的黒就他跟“灶王神”似的。

灶神既然是一家之主,他一定要秉持公正,就应该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像包拯那样的人物。进入腊月,许多走乡串户的人到你的家里问要不要“请”灶神,说是“请”,实际上还是用钱去买,用“请”是出于对“灶王爷”的尊敬。

此外还告诉当年是几龙治水,若是“一龙治水”就预示着当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倘若是多龙治水就预示着当年可能有旱情,因为“龙多互靠不下雨”。在灶神爷的两边往往还会有一副对联:“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或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灶王爷是谁?

灶王,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主管饮食之神。旧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及周礼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门神、井神、厕神和中溜神五位神灵共同负责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

魏晋以后,灶神有了姓名,包括灶王奶奶。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冀中地区称张奎、高兰英。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和《敬灶全书》又称,灶神名禅(单),字子郭。

在民间传说里,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小年这一天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的日子。民间每到腊月二十三的时候都要祭灶,祭灶王爷的时候人们都会念叨着:“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赖话少说。”

传说中“灶王爷”是谁?“灶王奶奶”呢?搜狗问问

据传“灶王”原是浪荡公子张万仓,外号张腊月。

其原配丁香女勤俭贤惠、美丽善良,由于张腊月喜新厌旧,后门休出丁香女,前门娶来王海棠。不几年家底被挥霍净光,张腊月后悔莫及哭瞎了眼,便沿街乞讨。

有一年腊月二十三,他讨饭到了丁香家,丁香女看到张腊月可怜,便不记前仇,让仆人把他请进来给他一碗龙须面吃。当他得知这是前妻丁香家时,羞愧难当便一头掸死在锅台上,从此贤惠的丁香女便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祭祀他于锅台上,传来传去,便把张腊月传为“灶王”,民间也传下了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张贴“灶王”的习俗。

民间有关灶王爷的传说

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

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

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

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

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

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灶王爷叫什么

传说过去有个姓张的庄稼汉,两只手长得象个小簸箕,人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张大巴掌”。

有一年,皇帝派来的新州官一上任,就贴出布告:“本官管辖的黎民百姓,要轮流请吃席,违者定斩不赦!”张大巴掌得知后,便叫老婆杀鸡炖上,去请州官。 州官看他穿戴破烂,就问:“你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张大巴掌说:“大人,小的这张手大,上天能抓凤,下诲能搞龙,弄了点龙心凤肝给大人尝尝。”

州官一听垂涎三尺,便带着夫人和几个心腹一同赴宴,进门闻到香喷喷的,便催着摆酒筵。张的老婆说肉还没炖熟,州官脸一沉,不耐烦地说:“这么香还没熟?是有意怠慢本官吧!”张大巴掌忙说:“小人不敢,大人不信,请到厨房去看。”

州官候带着夫人和几个心腹走进厨房,张力已掌突然把门咋呼一关,大声喝道:“你们把百姓吃得好苦哇,还想吃龙心凤肝!先吃我一巴掌吧!”举起巴掌就打,他老婆忙说:“他们活着吃老百姓的东西,死了就让他们站在锅灶旁,看老百姓吃东西吧!”说着,也噼哩啪啦打起来,把州官、夫人和几个心腹打得象画儿一样贴在厨房墙壁上。 皇帝知道这件事后,本想治张大巴掌两口子的罪,可夫妇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只好顺水推舟,下了一道圣旨,封天下州官为灶王爷。

令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贴上这张画儿。 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成了风俗。

后来的人光知道祭灶王爷,却把他的来历遗忘了,还以为他是神呢。

灶王爷是太岁爷吗

广告位

热心评论